市县动态

广安市供销社:“多维发力”打造开放合作矩阵

  • 时间:2025-07-30

  • 浏览:96

  • 来源:广安市供销社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近年来,广安市供销合作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总社、省供销社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兴办社有企业27家,创建基层社示范社70个,签订跨区域、跨行业合作协议16份,市本级与市外50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上下贯通,提升发展能级。一是社市合作。借力省供销社与市政府“社市”合作,与省属社有企业开展股权合作,催生产业项目。引入省社农资集团、天府粮仓集团等3家企业在广布局国家战略性农资(储备)库、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等5个项目,实现贸易额达1.5亿元。二是市县合作。统筹供销社系统发展基金200万元,与县属涉农国企、县级社社有企业联合成立2家生鲜配送公司,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等途径,链接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生产基地35个,为71家单位食堂提供生鲜食材直供服务,年均销售本地农产品6000吨以上。三是县乡合作。打造“城市中心+镇村节点”为农服务网络,武胜县建成县城农资中心1个、中心镇配送站4个、镇村销售点27个,年销售农资1.27万吨。岳池九龙超市与60多个专业合作社签订销售合同,年销农产品6000余吨。

横向联合,扩大规模效应。一是县级社协同。搭建农机联盟,6个县级社共享农机400余台,统筹调度和服务,共享农业社会化服务信息,高效完成试点项目3.56万亩。二是基层社抱团。推动中心场镇基层供销社联合合作,打造“头雁型”基层社12个,邻水城北供销社联合周边基层社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13个,牵头全县1000余个家庭农场组成创业联盟,提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化程度。三是村集体联动。推进“三社”合作,广安区石笋供销社吸纳17个村集体建成供销农事·商贸服务中心,年分红30余万元。广安区供销社联合5个村集体建设运营花桥镇为农服务中心,完成基本农田改造3万亩,提供劳务服务1.2万人次。

部门协同,发挥双线优势。一是协同强化指导。市人大、市政协开展《四川省供销合作社条例》等调研3次,与市委编办开展供销社系统“三定”方案专题调研,与财政、发改、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印发农资分级储备管理办法。二是协同运营园区。开展供销服务园区行动,武胜县社有企业代管1.1亿元国有资产,牵头运营20万亩大雅柑产业。前锋区社有企业联合农业园区管委会,运营1万亩青花椒产业;联合农业、林业部门,运营2000亩花卉苗木产业。三是协同拓展服务。与市教育体育局、市市场监管局等6个部门配合,管理运营广安市学生食堂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平台,服务全市705所学校,集中采购配送米、油等6类大宗食材4.2万吨、金额2.9亿元。

跨界合作,增强流通活力。一是东西协作。与浙江湖州6家企业合作,销售广安农特产品,将武胜大雅柑、广安龙安柚等推向华东市场。借助“832”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引导40家企业入驻,上架产品113款,销售额逾3000万元。二是同城融圈。与重庆江津、渝北等地供销社签订合作协议,年销售农产品700余吨。岳池石垭供销社向重庆双福年销售莲藕90万斤,并与重庆大爱种业公司合作,共建4000亩高产有机稻园区。武胜烈面镇供销社向重庆合川销售农资2000余吨。三是开放办社。与移动广安分公司、农行广安支行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发展成员单位25家。推动全市270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统一挂牌、统一编号。审定“天府乡村”公益品牌用标企业180家、用标产品257个。

责任编辑: 周钰